-
程偉豪談《緝魂》:濫用科技會使人性發生質變
在拍攝了《目擊者之追兇》等頗受好評的懸疑犯罪片後,青年導演程偉豪的新片《緝魂》今天正式公映,在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時,他強調,這次自己嘗試拍攝一部東方式的軟科幻電影,“希望將西方的靈魂概念和東方人對於生命的感受結合起來,探討科技高速發展會給人性帶來怎樣的改變。
-
科幻文學與影視相互賦能
今年將有陳思誠執導的《外太空的莫扎特》、劉慈欣策劃的《時間之外》等近十部國產科幻片與觀眾見面。
關鍵詞:  科幻影視2021-01-11
-
黃鳴奮:科幻電影裏的金星想象
作為天體,金星長期籠罩於神話光暈之下。
-
王紅衞:科幻電影,湊熱鬧不如打基礎
2019年被稱為“國產科幻片元年”。
-
如何做一個高級的時間旅行者?
假如把時間機器交到你手裏,你會用來做什麼?假如人人都可以時間旅行,哪一種旅行方式更高級?這個問題,也許可以問問一百多年以前的英國科幻作家威爾斯。
關鍵詞:  《時間機器》時間旅行赫伯特·喬治·威爾斯2020-12-28
-
科幻IP《火星孤兒》將改編電視劇
原標題:科幻IP《火星孤兒》將改編電視劇 2021或成國內科幻劇集元年 在2019年春節檔,《流浪地球》以絕塵之姿斬獲46億票房,成為影視作品商業化以來,中國科幻電影首部現象級本土“破圈”之作,也由此揭開中國科幻文學影視化高歌猛進的序幕。
-
星河:戰勝疫情 眺望遠星
疫病題材科幻電影的發展 2020年是令人難忘的一年,新冠疫情的暴發讓我們認識到人類和病毒、流行病的矛盾,這種鬥爭漫長而持久,很早就出現了相應題材的科幻電影。
-
假如沒有劉慈欣,中國科幻電影會怎樣?
最近,劉慈欣的粉絲和中國科幻電影的粉絲都頗為欣喜,因為大劉老師的兩部最知名的作品連續釋放出重磅消息: 《球狀閃電》作為劉慈欣作品中知名度僅次於《三體》的小説,正式宣佈與壹同影業達成合作,即將開發電影。
-
《隱形人》提供食材,流行菜與時俱進
英文系唸到大二那年,老師要求我們讀赫伯特·喬治·威爾斯的《隱形人》,交一篇英文讀書筆記,同期研讀斯蒂芬·克萊恩講述戰爭荒誕和男性虛榮的《紅色英勇勳章》。
-
沈騰馬麗歡喜冤家鬥到月球
科幻喜劇電影《獨行月球》日前開機並曝光了一張概念海報,宣佈沈騰、馬麗領銜主演,歡喜冤家鬥到月球。
-
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圓滿收官
原標題:榮譽之夜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圓滿收官 如何發現青年電影人在科幻電影創作上的新氣象、新方向?如何用中國科幻積極表達對時代的思考?如何以國際視野、跨界思維、科幻探索中國電影的表達空間?12月6日,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空間站在南京江寧區牛首山舉辦,藉助科幻探索電影、科學以及人類命運的未來。
-
硬核機甲科幻電影《重金屬獵人》在蘭州殺青
硬核機甲科幻電影《重金屬獵人》於11月29日在蘭州殺青。
-
科幻電影《流浪地球》復映
原標題:《流浪地球》今日復映 11月26日,曾取得過46.86億元超高票房成績的《流浪地球》經過重新剪輯,定名為《流浪地球:飛躍2020特別版》在全國上映。
-
2019年我國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翻倍
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,2020中國科幻大會1日發佈的《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》顯示,2019年,科幻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累計票房為195.11億元,其中,《流浪地球》《瘋狂的外星人》等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總計達71.405億元,是2018年國產科幻票房的2.12倍。
關鍵詞:  科幻影視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中國科幻大會2020-11-02
-
科影融合,不只讓影視更“科學正確”
2017年,因發現宇宙漣漪——引力波,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基普·索恩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。
-
科學家牽手電影人?科影融合還需要一個好生態
如何架起溝通影視界與科學界的橋樑?如何鼓勵電視電影中加入更多、更好的科學故事和角色?10月22日,2020中國計算機大會(CNCC)上,一個名為“科學與影視融合發展論壇”現場,人頭攢動,往年的專業年會今年有了點小變化。
-
《阿基拉》:救贖與毀滅的雙重主題變奏
近期,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、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上,人們再次聚焦1988年上映、由大友克洋執導的日本科幻動畫電影《阿基拉》,無不震驚於片中的精準預言。
-
人工智能為電影注入豐富可能
從無人機拍攝、虛擬現實(VR)和增強現實(AR)技術的應用,到不再需要眼鏡的新3D技術,各種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正在改變電影行業。
-
《信條》:時間的玩味,依然是諾蘭不變的執着
這是一部分裂的電影,圍繞着“看懂”和“沒看懂”,影迷分裂成不可調和的兩個陣營。
-
《信條》:餘味不足的智力電影
幾經周折,被觀眾寄予厚望的諾蘭新作《信條》終於上映,結果卻出人意料,票房遠不及國產大片《八佰》。